精彩小说尽在水镜文字网! 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水镜文字网 > 最近更新 > 校园爱情记_精选章节

精选章节

更新时间:2025-06-11 01:36:59

1 高中初遇

高中初遇:内向的文学少年林晓阳在高中开学第一天遇见活泼开朗的苏雨晴,两人因座位相邻而相识,林晓阳被雨晴的阳光气质所吸引。

文学社相遇:林晓阳加入文学社后发现苏雨晴也是社员,两人因共同爱好拉近距离,在一次社团活动中林晓阳被雨晴朗诵的诗句所打动。

意外亲近:雨晴意外发现林晓阳的写作才华,鼓励他参加作文比赛;林晓阳帮助雨晴提高数学成绩,两人在互助中感情逐渐加深。

情感萌芽:在文学社组织的秋游活动中,两人在银杏树下分享心事,林晓阳意识到自己对雨晴的特殊感情,却因胆怯未能表白。

毕业分离:高考后雨晴被北京名校录取,而林晓阳留在本地大学,两人在毕业典礼上含蓄告别,各自踏上不同的人生道路。

本次写作部分主要讲述林晓阳和苏雨晴高中时期的相识相知过程,重点描写两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人如何因文学结缘,在互相帮助中逐渐产生情感,以及面对毕业分离时的复杂心情。

九月的阳光像融化的蜂蜜,黏稠而温暖地涂抹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。林晓阳站在高一(3)班的门口,手指不自觉地绞着书包带。教室里已经坐了大半的学生,喧闹声像潮水一样涌出来,拍打在他紧绷的神经上。

"同学,你挡着门了。"

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背后传来,林晓阳猛地转身,差点撞上身后的女孩。她扎着高高的马尾,发梢随着她歪头的动作轻轻晃动,阳光从走廊的窗户斜射进来,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

"对、对不起。"林晓阳结结巴巴地说,迅速侧身让开。他感觉耳朵发烫,视线不自觉地落在地面上那一道瓷砖缝隙上。

女孩轻笑了一声,从他身边走过,带起一阵淡淡的柑橘香气。林晓阳偷偷抬眼,看见她径直走向教室中间的一个空位,轻快地坐下,然后从书包里掏出一本包着浅蓝色书皮的书。

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时,林晓阳还站在门口发愣。"这位同学,快找位置坐下。"王老师推了推眼镜说道。林晓阳这才如梦初醒,匆匆扫视教室,发现只有那个女孩旁边还有一个空位。

他深吸一口气,低着头快步走过去。"这里有人吗?"他小声问道,声音几乎被教室里的嘈杂淹没。

女孩抬起头,眼睛弯成月牙:"没有,坐吧。"她合上手中的书,林晓阳瞥见封面上《飞鸟集》几个字。

"我叫苏雨晴。"她伸出手,"下雨的雨,晴天的晴。"

"林晓阳。"他轻轻碰了碰她的指尖就迅速收回手,感觉像是碰到了什么烫手的东西。"破晓的晓,阳光的阳。"

"哇,我们的名字里都有'阳'和'晴'呢!"苏雨晴惊喜地说,眼睛亮晶晶的,"像是约好的一样。"

林晓阳不知道该怎么回应这样热情的对话,只好点点头,从书包里掏出笔记本和笔,整整齐齐地摆在桌面上。他的余光注意到苏雨晴在看他,这让他更加紧张,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某种节奏。

王老师开始点名,当叫到"苏雨晴"时,她响亮地答"到",而叫到"林晓阳"时,他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,引得几个同学回头看他,让他恨不得钻到桌子底下去。

开学第一周,林晓阳就发现苏雨晴是那种天生就能吸引所有人目光的女孩。她成绩优异,尤其是语文和英语;她参加学校的朗诵比赛,声音清亮得像山间溪流;她甚至在校运会上为班级赢得了400米接力的冠军。而林晓阳,除了作文偶尔被语文老师当范文念一念外,几乎是个透明人。

直到第三周的周五,语文老师宣布学校文学社招新。"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周一下午去阶梯教室参加面试。"老师说这话时,目光扫过林晓阳,带着鼓励的意味。

林晓阳确实喜欢写作,从初中开始就偷偷写些小故事,藏在抽屉最底层的笔记本里。但他从没想过要加入什么社团,站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。

"你要去文学社面试吗?"放学路上,苏雨晴突然问道。这是他们第一次一起走,因为值日被分到了一组。

"我...还没想好。"林晓阳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。

"我想去试试。"苏雨晴蹦跳着踩上一块突出的地砖,"我喜欢读书,也喜欢写点东西。虽然可能写得不好。"她吐了吐舌头,这个动作让林晓阳心里某个地方轻轻颤动了一下。

周末,林晓阳翻出了自己写的故事,反复读了几遍,又修改了几处。周一时,他比平时早半小时到了学校,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又读了一遍自己准备的文章,手心全是汗。

下午的面试,阶梯教室里坐了二十多个学生。林晓阳选了个角落的位置,努力让自己不那么显眼。当主持人宣布面试开始时,他惊讶地看见苏雨晴走上了讲台。

"我想朗诵一首自己写的小诗。"她说,声音比平时在教室里回答问题时更加沉稳。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,落在她半边脸上,像是给她镀了一层金边。

"银杏叶落下的速度/是每秒五厘米/而我想念你的速度/是每分六十秒..."

林晓阳屏住呼吸。他从未听过这样简单却直击心灵的诗句,每一个字都像是敲在他心上。苏雨晴朗诵完毕,教室里安静了几秒,然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。她的目光扫过教室,在看到林晓阳时微微停顿,嘴角扬起一个几乎不可察觉的弧度。

轮到林晓阳时,他的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。站在讲台上,他能感觉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,喉咙发紧,准备好的稿子在手中微微颤抖。

"我...我写了一个小故事..."他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。

就在这时,他看见坐在第一排的苏雨晴对他做了个深呼吸的动作,然后用口型说:"你可以的。"

不知怎么的,林晓阳突然找回了自己的声音。他开始朗读自己写的故事,关于一个男孩和一只受伤的鸽子。渐渐地,他忘记了紧张,忘记了台下的听众,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文字里。当他读完最后一句,教室里同样响起了掌声,虽然没有苏雨晴得到的那么热烈,但对林晓阳来说已经足够了。

一周后,文学社的录取名单贴在公告栏上。林晓阳挤在人群中,心跳加速地寻找自己的名字。在名单的最后,他看到了"林晓阳"三个字,而在他上方不远处,是"苏雨晴"。

"我们都被录取了!"苏雨晴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他身后,兴奋地拍他的肩膀,"以后就是社团同学啦!"

林晓阳转过身,看见她笑得那么灿烂,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那一刻,他突然很想把这一刻写下来,写进他那些从不示人的故事里。

文学社每周二下午活动,这让林晓阳有了更多和苏雨晴相处的机会。他们一起讨论最近读的书,分享各自写的作品。林晓阳渐渐发现,在文学社的苏雨晴和平时教室里那个活泼开朗的女孩有些不同——她更安静,更专注,眼睛里闪烁着某种他无法名状的光芒。

十月中旬的一个周二,文学社组织了一次户外写作活动,去学校后面的小公园观察秋天。林晓阳坐在一棵银杏树下,笔记本摊在膝上,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。他的注意力完全被不远处的苏雨晴吸引——她靠在一棵枫树旁,红色的枫叶偶尔飘落在她肩头,而她浑然不觉,完全沉浸在写作中。

"写不出来?"苏雨晴突然抬头,发现林晓阳在看她,便走了过来。

"嗯...有点。"林晓阳慌忙合上笔记本。

"给我看看你平时写的东西吧。"苏雨晴在他身边坐下,柑橘香气混合着秋日干燥的空气钻入林晓阳的鼻腔。

"没什么好看的..."林晓阳想把笔记本塞回书包,却被苏雨晴轻轻按住手。

"上次你在面试时读的那个故事,我很喜欢。"她的声音很轻,但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入林晓阳耳中,"我觉得你写得很好。"

林晓阳感到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,他慢慢松开手,让苏雨晴拿走了笔记本。她翻开第一页,认真读起来。林晓阳屏住呼吸,等待审判。

"天啊..."苏雨晴读完第一个故事,抬起头,眼睛亮得惊人,"这太棒了!你应该投稿给校刊!"

林晓阳摇摇头:"只是随便写写..."

"不,这真的很特别。"苏雨晴翻到下一页,"你的描写...让我能看到画面,感受到人物的情绪。这个关于老人和旧书店的故事,我差点哭出来。"

那天回家的路上,苏雨晴一直拿着林晓阳的笔记本,边走边读,好几次差点撞上电线杆。林晓阳不得不轻轻拉住她的书包带,把她引回正确的路上。每一次触碰,他都感觉有细小的电流从指尖流过。

"你应该参加下个月的全市中学生作文比赛。"在分岔路口,苏雨晴终于合上笔记本还给他,"我会帮你报名的。"

"等等,我不——"

"就这么定了!"苏雨晴已经跑向另一个方向,回头对他挥手,"明天把报名表带给你!"

林晓阳站在原地,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街角,手中紧握着那本承载着他所有秘密的笔记本,第一次觉得,或许自己的文字真的值得被看见。

作文比赛在一个周六举行,林晓阳紧张得前一天晚上几乎没睡。比赛现场,他坐在指定的位置上,手指冰凉。当题目发下来——《那一刻的微光》——他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画面:一个女孩在讲台上朗诵诗歌,阳光落在她半边脸上。

他写下了这个故事,关于一个胆怯的男孩如何因为一个女孩的鼓励而找到自己的声音。写完最后一个句号时,他意识到自己写的不只是虚构的故事。

比赛结果要一个月后才公布,但苏雨晴比林晓阳还要着急。"你肯定能得奖!"每次文学社活动她都会说,"我赌你至少是二等奖!"

"别这样..."林晓阳每次都会脸红,"参赛的有那么多学校..."

"但写得好的没几个。"苏雨晴坚持道,"我看过校刊上那些文章,没一个比得上你的。"

十二月初,比赛结果出来了。林晓阳获得了三等奖,虽然不是苏雨晴预言的一等奖,但已经是他从未想过的荣誉。颁奖典礼上,他站在台上,手里拿着证书和奖杯,目光扫过观众席,找到了拼命鼓掌的苏雨晴。她对他竖起大拇指,嘴型在说:"太棒了!"

那天放学后,苏雨晴坚持要请林晓阳吃冰淇淋庆祝,尽管已经是冬天。"这可是大事!"她说,拉着林晓阳去了学校附近的一家甜品店。他们坐在靠窗的位置,苏雨晴点了一份巧克力冰淇淋,林晓阳要了香草的。

"其实..."林晓阳用勺子搅动着融化的冰淇淋,"我写的是你。"

苏雨晴停下动作:"什么?"

"比赛的文章...我写的是你鼓励我参加文学社面试的事。"林晓阳不敢抬头,盯着冰淇淋碗,"如果不是你,我可能根本不会去。"

苏雨晴沉默了一会儿,然后伸手轻轻碰了碰林晓阳的手腕:"那是我听过的最好的赞美。"

窗外,冬天的第一场雪开始飘落。

高二分班时,苏雨晴选了文科,林晓阳因为家里压力选了理科。他们不再同班,但文学社的活动和每周五放学后一起去图书馆的习惯保留了下来。林晓阳的数学很好,经常帮苏雨晴补习;而苏雨晴则督促林晓阳多参加活动,多与人交流。

"你这样怎么行?"有一次,苏雨晴看着林晓阳又一次拒绝班级聚会的邀请,忍不住说,"大学里你要怎么办?总不能一直一个人吧。"

"我习惯这样。"林晓阳低声回答,"我不擅长...那种场合。"

"但你总要尝试啊。"苏雨晴的语气软下来,"至少...下次文学社的读书会,你要发言,好吗?"

林晓阳点点头,虽然心里已经在打退堂鼓。但为了不让苏雨晴失望,他真的在下次读书会上举手发言了。虽然声音发抖,手心冒汗,但他做到了。结束后,苏雨晴偷偷塞给他一张纸条:"我就知道你能行!"

高三的压力像乌云一样笼罩着所有人。林晓阳和苏雨晴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,文学社的活动也暂停了。但每次模拟考后,他们都会在图书馆后面的长椅上交换考试情况,分享一包苏雨晴带来的小熊软糖。

"我想考北京的大学。"四月份的一个下午,苏雨晴突然说。樱花花瓣飘落在她摊开的政治书上。

林晓阳的心沉了下去。他知道苏雨晴成绩优异,考上名校是意料之中的事,但想到她要去那么远的地方,胸口就闷得难受。

"你呢?"苏雨晴问,"有想去的学校吗?"

"可能...就本地的大学吧。"林晓阳说,"我爸妈希望我学计算机,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系还不错。"

苏雨晴点点头,没再说什么。一片樱花落在她发间,林晓阳犹豫了一下,伸手轻轻拂去。苏雨晴抬头看他,眼睛在夕阳下呈现出琥珀般的颜色。有那么一瞬间,林晓阳觉得她似乎想说什么,但最终她只是笑了笑,继续低头看书。

高考前的最后一次见面,是在五月底。他们约在学校操场边的梧桐树下,交换了同学录。

"一定要写满哦!"苏雨晴把一本浅蓝色的本子递给林晓阳,"不能随便写两句就敷衍我。"

林晓阳接过本子,手指微微发抖。他回家后花了整整三个小时,写了又改,改了又写,最后才小心翼翼地写下:

"给雨晴:

遇见你是我高中三年最幸运的事。谢谢你让我看到不一样的自己。无论你去哪里,都请记得,有个叫林晓阳的人,会一直为你加油。

愿你永远像晴天一样明媚。

晓阳"

他不敢写得太露骨,怕被看出来,又怕看不出来。第二天,他把同学录还给苏雨晴时,她迅速翻到自己那页,读完后抬头看他,眼睛亮亮的。

"你也是我最幸运的遇见。"她轻声说,然后把一本厚厚的书塞给林晓阳,"送你的毕业礼物。"

是精装的《博尔赫斯诗选》。林晓阳翻开扉页,看到苏雨晴清秀的字迹:"给晓阳:文字是我们相遇的方式,也会是我们永远的联系。无论相隔多远,记得有人在读你写的故事。雨晴"

高考那几天,天气异常炎热。林晓阳在考场上奋笔疾书时,偶尔会想起苏雨晴,不知道她此刻正在哪个考场,答得是否顺利。最后一科结束后,校园里爆发出一阵欢呼,学生们把复习资料抛向空中,像一场盛大的雪。

林晓阳在人群中寻找苏雨晴,最终在图书馆前的台阶上找到了她。她独自一人坐着,望着远处发呆。

"考得怎么样?"林晓阳在她身边坐下,问道。

"还行吧。"苏雨晴笑了笑,但笑容有些勉强,"数学最后一道大题没做完。"

"那道确实很难。"林晓阳安慰道,"我也只做了一半。"

他们沉默了一会儿,看着校园里欢呼雀跃的学生们。

"晓阳,"苏雨晴突然开口,"如果...如果我们去了不同的城市,你会给我写信吗?"

"当然。"林晓阳毫不犹豫地回答,"我会写很多信,讲我遇到的所有事。"

"我也会。"苏雨晴转头看他,阳光在她的睫毛上跳跃,"我们要做笔友,好吗?"

"好。"林晓阳点头,心中既甜蜜又苦涩。

毕业典礼那天,苏雨晴穿着白色连衣裙,头发披散下来,比平时多了几分成熟。她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上台发言,声音清晰而有力。林晓阳坐在台下,目不转睛地看着她,想把这一刻刻进记忆里。

典礼结束后,学生们互相签名、合影。林晓阳和苏雨晴在教学楼前的樱花树下拍了一张合照,两人之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,既不太远,也不太近。

"我下周就要去北京了。"分别时,苏雨晴说,"提前去适应一下。"

"这么早?"林晓阳惊讶道。

"嗯,参加一个暑期项目。"苏雨晴低头看着地面,"你...什么时候开学?"

"九月初。"林晓阳回答,然后鼓起勇气问道,"走之前...能再见一面吗?"

苏雨晴抬起头,眼睛里有林晓阳读不懂的情绪:"当然。我走前一天,我们在这里见面,好吗?"

"好。"林晓阳点头,心里已经开始倒数见面的日子。

然而,命运有时就是喜欢开玩笑。林晓阳的父亲在苏雨晴离开前一周突发心脏病住院,他不得不每天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。等到父亲病情稳定,已经是苏雨晴离开的那天晚上了。

林晓阳飞奔到学校,但樱花树下空无一人,只有地上几片落叶在风中打转。他坐在他们曾经一起复习的长椅上,直到夜幕降临,星星一颗接一颗地亮起来。

回到家,他发现手机里有一条苏雨晴下午发来的信息:"等了你一会儿,得去赶火车了。到了北京会给你发消息。保重。"

林晓阳盯着那条信息看了很久,最后只回了一个"好"字。他想写更多,想解释自己为什么没来,想告诉她自己的不舍,但最终,所有汹涌的情感都被压缩成了这一个简单的字。

窗外,夏夜的风轻轻吹过,带着某种终结的气息。高中时代就这样结束了,而他和苏雨晴的故事,似乎也暂时画上了一个不圆满的句号。

沪ICP备2024106067号

本站所有内容都已取得正版授权。版权声明 - 投稿声明 - 自审制度 - 免责声明